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读后感
2022-11-08 15:46:21
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代达罗斯告诉我们什么,西班牙电影《回归》观后感,美狄亚读后感,俄狄浦斯读后感20字,俄狄浦斯读后感5000字,《俄狄浦斯王》观后感30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1、这里的人都很真实,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2、生活与命运》读后感(2):不好读但却经得起回味的伟大之作
3、人物众多。据说描写超过160个人(梁文道语)
4、场景恢宏。涉及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线、后方、德国集中营等多个场景。
5、其实我看这书,关注最多的就是思想部分,情节反而次之,下次详细给大家汇报一下这部分内容。
6、好几条线最后都莫名其妙烂尾了,这本书究竟写完了没有。
7、跟《战争与和平》比其实不是很恰当,托老写了拿破仑战争前后10几年的事。这本书其实只是写了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几个月期间的事情。
8、说起来轰炸机飞行员的结局还真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悬念啊。
9、这是一本复杂的书,想要快速读懂它并不容易,因为:
10、生活与命运》读后感(4):斯大林格勒的悲壮史诗
11、只有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善心才能拯救人类,而战争、基督教、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都不行。
12、关于人的这种顺从的奴性,格罗斯曼在通过各种人物予以展现的同时,也加入了大量自己的思考。观点颇为犀利,值得深思和一看。
13、另外,俄罗斯人长长的姓名,本就让人抓狂,本书中人物称呼更是呈现跳跃状态,心塞指数简直比《百年孤独》更甚。
14、当你记住以上观点再去阅读故事,你就会发现很多伏笔,发现很多嘲讽,而很多不通顺的地方都能理解了。
15、部难读得让人抓狂的史诗之作
16、生活与命运》读后感(3):“像大地一样辽阔长久的是痛苦”——刘文飞谈《生活与命运》
17、生活与命运》读后感(1):活下去,读下去,永远不要忘记
18、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人将心悬在心口的史诗之作,也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才能读得进去的书。不好读,但读通了,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乃至口角余香。
19、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共产主义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新颖的、饱受争议的观点,第一次看到肯定会有思想冲击的。
20、理想国版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新书沙龙
21、所以呢,得抓重点,才能快速读懂,我总结的重点就是:一家三线三论点。
22、恰当的比较是《战争与回忆》。有进灭绝营的犹太知识分子,有进苦力营的苏联战俘,有指挥千军的将军,有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有搞三角恋爱的,也有开轰炸机的。
23、战争是最考验人性的。《生存与命运》的亮点之一,在于通过白描或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人性光辉也揭露人性丑恶。
24、生命在于自由:每个人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的自由,而不是被迫过上只有一个行为和思想模式的生活。
25、生活与命运》读后感(6):沙波什尼科夫的女婿们
26、虽然主题思想、人物等方面表现十分出色,状物写景时还有点《静静的顿河》的味道,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节奏和人物关系表现方面有些略显拖沓。
27、篇幅大。严永兴版913页,力冈版有894页,都是掷地有声的砖头书。
28、生存与命运》给我们呈现了斯大林格勒战争的弘大、悲壮,同时也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理解,为自己的生命、自由而战!
29、所有的人物都是没头没脑冒出来的。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续集的缘故,然而不看《战争风云》并不影响看《战争与回忆》。
30、生活与命运》读后感(5):快速阅读《生存与命运》的方法:一家三线三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