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用民间俗语经典俗话 民间经典俗语
2023-01-07 16:30:02
小编为您整理的100句幽默民间俗语,民间俗话名言警句,40句民间经典俗语,民间俗语100句口诀,关于民间俗谚的句子,民间俗语100个金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惯)形容两人德才或相貌相差悬殊。
2、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谚)哭孩脸:动不动就哭的小孩的脸。 指大海的水面变化莫测,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风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儿面,一朝变三变”。
3、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做事要有响应者。沈从文《边 城》:“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 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4、小明放学回家,爷爷让他去买包茶叶,他磨磨蹭蹭地不愿去。吃完饭,爷爷又催他去买,小明还是懒得动。奶奶在一旁说:“这真是饥了蹭,饱了愣,不饥不饱不想动。”(河南·三门峡)
5、人打江山狗坐殿——畜生升天;翻了个个儿
6、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惯)指马上就要死了也不放过别人。也指自己倒霉了,也不让别人好过。 也作临死还要拉人垫背。 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7、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惯)比喻得大于失。 也作“撒了芝麻捡个西瓜”。
8、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歇)指有苦楚,说不出来。 也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吃黄连——口里说不出。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9、齿钩挠痒痒——是把硬手】(歇)二齿钩:一种头端有两个齿的钩子。比喻人是强手.能手。常含赞扬意味。
10、张公吃酒李公醉】(惯)姓张的喝酒,姓李的醉倒。比喻一方得好处,却由另一方枉担其名。也比喻代人受过。
11、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应与有能耐的人交朋友,以 得到帮助。柳青《创业史》:“拄棍要拄长的,结伴要结强的! 他认为姚士杰的指头比他梁生宝的胳膊粗!”
12、七月里的荷花——时鲜
13、战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军人要有准备牺牲的精神。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是战争,作为一个军人,战 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
14、牵着不走,打着走】(惯)比喻好言相劝不听,被强制或受到惩罚才肯听从。
15、翻老底】见“揭老底”。
16、老母猪上讲台——大嘴说客
17、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谚)比喻人总是缺乏自知之明,或总是为自己护短。 也作马不嫌脸长,羊不嫌角弯。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18、有肉解百忧,有酒解千愁】以美味醉饱来消除忧愁。韩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网》:“把旁边桌上的剩酒剩肉一齐端到 苏小个子面前,笑嘻嘻地说:来!有肉解百忧,有酒解千 愁。”
19、老鸹等死狗】(惯)比喻没有希望地等待。
20、望乡台上弹琵琶——死快活
21、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22、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交谈中受到启发。赞美或恭维 之词。清代《老残游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 闻所未闻!”
23、我爸爸因妈妈长期患病而整天不快,光想外出打工一走了之。外公劝导他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你得振作起来,做好人父人夫。”(河南·鄢陵)
24、头穿袜子脚戴帽——切颠倒
25、头人情两面光】(惯)指做一件事情,使当事双方都很满意。
26、宁可贫后富,不可富后贫】(谚)过日子,宁可先受贫困,后来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来贫困。指先贫后富可以激励进取,先富后贫难以委屈安生。
27、里壮强如表壮】见“表壮不如里壮”。
28、人怕敬,鬼怕送】(谚)人怕敬:你敬他,他也会敬重你。鬼怕送:你烧钱化纸送走它,它也就不好意思再缠你。指对人对鬼,都以善意相待为是。
29、恶龙不斗地头蛇】(谚)地头蛇:盘踞在地方上的恶势力。比喻外来的势力再凶恶,也惹不起当地成气候的恶势力。 也作恶龙不斗当方蛇。当方蛇:当地蛇。 恶龙不敌地头蛇。
30、肥汉相博——落得一声儿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气。也指劳而无功。
31、老黄牛拖水车——原地打转
32、亲戚远来香,隔房高打墙】(谚)指亲戚邻居都必须保持距离,不过热过近,才能持久。 也作亲戚远来香,隔壁高打墙。 亲戚远来香,近邻高搭墙。 亲戚朋友远来香。
33、退一步想,过十年看看】事情眼光要远,不要争一时的得 失。清代《儿女英雄传》:“古语云:退一步想,过十年看。这 两句话似浅而实深。”
34、爸爸在家是“妻管严”,每到不能当家做主的时候,总爱自我解嘲地说:“我是有首相的国王——管不了多少事。”(河南·平顶山)
35、吃饱了撑的】(惯)讽刺人多管闲事.没事找事或惹是生非。 也作“吃饱了撑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