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
2023-08-23 20:31:50
《人生》读后感
1、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很多:一群蚂蚁抬走一块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团结;胡杨树在沙漠中存活千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顽强。枣树的生存经历也给予我们启示。
2、初次读《人生》这本书是在高中,那个时期接触的书比较多,《人生》这本书不同于那个时候我读的一些和学习有关的书籍,因此,印象深刻,初读时不知人生何意义,再读是心中满是感慨,或许经历的多了,道理便油然而生。
3、昨天看完了路遥的《人生》,细细品味之下,不仅感叹作者紧扣主题的写作水平之余,也为高加林(《人生》的主角)、刘巧珍(《人生》的角色)感到悲哀。
4、我们不能抱怨父母没能给我们一个富裕的生长环境,毕竟生长在什么家庭,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谁也不能决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努力,够勇敢,爱情总会有的,房子车子也会有的。
5、这本书里有句话说得好: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说这句话的人就是证严法师,能说出这句话,她得有多博大的胸怀啊!
6、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 400字左右15篇
7、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加林!
8、这部作品是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口气读完的。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相似,只是时间跨度不同。
9、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要想活的`快乐,首先得无愧于心:今天我有没有做错事?有没有向她(他)道歉?有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
11、不得不说,小说的结尾还是颇出乎我意料的。180度反转的人生,对于主人公似乎残酷了些。但他所表现出的坦然,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省,还是让人动容。
12、这本书讲的是高加林工作失意,下放农村与巧珍相遇而后相知并相爱,但最
13、正如我们一句农村俗语所讲:“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刚刚盛了一碗饭,还没有吃,恰好看见锅里有更好吃的,于是放下筷子去锅里捞,结果僧多粥少,锅里好吃的东西没有捞到,回头到桌子上想吃自己原来的那碗饭,却发现那碗饭也被别人给吃了!
14、他通过走“后门”获得了一个工作岗位,最后也被人无情地揭发并将其打回
15、终却未能与之携手一生的故事。
16、现理想的条件。而扎实的基本功是实现理想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我们就应刻苦学习,大胆实践,掌握过硬的本领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打下坚实的学习和潜力基础。怀着各自的理想,迈着坚实的脚步,沿着正确的道路,努力前进吧!
17、生哲理是如此的深邃,并给予我强大的力量。
18、人生》讲述了主角高加林因为高明楼(农村书记)要安排自己的孩子当教师,从而被迫从教师这一神圣职位到返回农村劳动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19、有时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轰轰烈烈不是爱,平平淡淡才是真。
20、人生》我相信大家基本都读过,这本书是路遥的成名之作,而我读这本是
21、只有如何去进行良好,合适的教育才能够美好、健康的生活,只有美好的度过每一天,才能有用一颗良好的教育心。好教育,好人生!
22、读完《枣树·人生》这篇文章,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我要向枣树学习。
23、这就是一本中国的“圣经”啊!
24、生命本身是极为广阔而深奥的,我们读书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收获智慧,我们生存的意义在于感知自己。这本书就是让你意识到,感知自己的内心是一辈子的过程,是急不来的。认识清楚了这一点,心也就静下来了。
25、高加林的父亲和德顺老汉虽然是这片土地的儿子,他们从劳动生活总结的人
《人生》读后感(2)
1、人生与慈济》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符合我口味的心灵鸡汤,很温暖。
2、人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看到了做人的众多无奈和社
3、我想作者为什么没有写人的完整一生,也许他就是让人有机会来自省,来修正自己的错误。但真实的人生是残酷的,我们不能拿我们自己短暂的人生做为试验场,我们必须好好的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次机遇。那样才会少留遗憾,多些精彩。
4、看完路遥的《人生》,让我的心无法平静,一直深思领悟着那句话——人生的
5、书中巧珍的形象,我觉得她过于懦弱,自卑。以为有文化的人高高在上,对别人的安排总是屈服,尽管内心也很不愿意,但对高加林的爱恋让自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我认为,当高加林向她提出分手时,她应该勇敢一些,其实他们是可以在一起的。
6、因为假期作业要求。刚开始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好,但我没想到这本书会如此
7、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8、这本书教你:如何获得快乐?如何活的有尊严?
9、起初的高加林,是一个皮白肉嫩的读书人,而刘巧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丽善良的农村女,从小就喜欢着拥有才华的高加林,终于在一次两人并肩回县城的路上,高加林感受到了刘巧珍的热爱,在经过思想上的斗争后,高加林和刘巧珍在一起了。
10、这也讽刺了妇女在那个时代的下等地位,只有被安排的命运没有一点主见,最后也以痛苦结局而告终。《人生》让我明白,有上进心、爱慕一个人固然是美好的,但也应讲究原则,讲究方法,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来的才是最美好的。
11、最后,应该说几句关于《写在人生边上》的话。
12、路遥的作品终究鼓舞人心。敦促我们勇敢拥抱命运,做出改变,即使我们只
13、要想活的有尊严,首先得自我总结:今天我有没有做好事?有没有帮助别人?有没有帮倒忙?有没有讲污言秽语?
14、因此,在人生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风景,见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也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多的诱惑,但是我们必须凝聚心力,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做出最优的选择!而且,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我们都不要好高骛远,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前方!
15、这一本书还告诉了我:如何去营造一个自在的人生。
16、想要自在,人际要和谐,人的内心也要和谐。享有内心的和谐,主要还是得有博大的胸怀。里头有一句话:容天下难容之事,忍无人敢忍之事,普天之下,没有不爱你的人。这是一句说得容易,做着难的话。
17、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女友,在得知高加林来到县城后,旧情复发,与现男友张克南分手,与高加林在一起。高加林在一次与刘巧珍的聊天中,发现自己对于刘巧珍所念叨的琐事已经感到厌烦,就像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对话,最后决定和她分手和黄亚萍在一起。
18、生》是写了很多又长又臭的大道理,没想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19、于是使我这样忝列于文人之林的人,真要“掩卷而泣”了。
20、故事的最后是凄美的,高加林被张克南妈妈举报走后门,被遣回农村劳动,并且发现自己喜欢的是刘巧珍,在愧疚与后悔之下,与黄亚萍再次分手,但当他回去后,刘巧珍已经结婚了。
21、这本书是一本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在陕北地区发生的故事,故事围绕主人公高加林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后几年的起起伏伏的人生发展机遇和挫折,从一个微观的视角,讲述了“人生虽然很漫长,但是关键处只有那几步。”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22、自在,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对于无所事事的人来说:只要有酒喝,有钱花,他就自在了。没错,这的确很自在,不过,这样的生活,只能用:颓废来形容。自在,有些东西必须得放下,例如:金钱,权利,你无法放下这些东西,自在,只会对你说再见。
23、师范刚刚毕业的时候,曾经买过一本路遥的《人生》。后来被同学借走了,轮流阅读之后,再也找不到了。毕业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从网上买了这本书,读起来依然是那么引入入胜。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是忙里偷闲依然还是在两天
24、做人永远不能忘本,无论我们走的有多远,都不能忘记自我来自哪里。生活会欺骗你,城市的繁华会迷惑你,可是你的故乡,在这片土生土长的劳动人民回无条件的坚定的支持你。即使你犯再大错,善良的人们不会去落井下石,而回以博大的胸怀原谅你。
25、前两天闲来无事,就把路遥的《人生》看了一遍,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