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哲理的古语

2023-10-03 16:39:01

蕴含哲理的古语

1、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好学而不贰。——《左传》

3、学不可以已。——《荀子》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7、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1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1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2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8、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蕴含哲理的古语(二)

1、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3、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5、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6、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1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1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1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29、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猜你喜欢

Guess You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