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经典词句 红楼梦经典词句

2022-10-05 22:56:26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禅说经典词句呢?小编整理了100句精辟的人生格言,散文经典美句摘抄,赞美文字魅力的句子,甜言蜜语撩人专用话,禅意的句子,赞美词句写得好的句子,欢迎阅读借鉴。

1、交往金句】交往前三个月,经你要求而没有改变的坏习惯,通常一生都不会改变,除非他发生空难而幸存从此改变人生,或皈依佛门变成没有欲望的男人。如说,抽烟……

2、佛心禅语】 为了正义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人,把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天地,是英雄的胸襟,自然能够赢得别人的敬仰。

3、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4、云水禅心,雾霭焚香,梵音鸣唱,难度的三千红尘业果,天地间佛祖以撵花的姿势为世人普渡众生,便虔诚的告诫,放下执念便是修行,可叹,可叹,情难圆矣。

5、佛心禅语】 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 怀,以感恩心做人,以报恩心做事,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美丽,更加 充实。

6、佛心禅语】 其实,办不好事情,有时并不是因为做事能力差,而是因为没有认认 真真把事情做到最后,如果能一心一意做事并坚持到最后,那么,定会把 事情做成做好。

7、从此岸到达彼岸时,应离筏登岸,不要到陆地上还拖着筏行走。与此同理,要学佛成佛,必须勇猛精进,广修六度万行以养清净喜舍心;但不可执着于法,心中才不会生起种种无明妄想。

8、佛心禅语】 人若能在宁静的心态下生活,便会有精力欣赏世界可爱的一面,体会世间的人情道义和善良,因而才有机会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9、佛心禅语】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水穷山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10、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11、可以说,世界上真正的大业,都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的;在人类一步步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不可能的事,一件还没有。

12、何谓功德无量?】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13、佛心禅语】 生活中,当我们被别人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地去解释,白也会黑。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无端的攻击没有必要去理会,事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14、~前世~】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15、佛心禅语】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时生。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少室六门》

16、禅如画,可以美化环境;禅如盐,可以促进食欲;禅如花,让人欣赏;禅如胭脂,让人亮丽。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禅是人间佛教的根本。

17、师生之间不仅是靠知识结缘,更要靠德义相感。知识从哪位老师那儿都可以学到,老师的人格和品德,是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最具独特价值的东西。

18、禅定,则耽受禅味为凡外,住着寂静为小乘;而大乘禅定,则在增加日常各种办佛法事的能力,使之坚忍与有镇定的功夫。(民国)太虚《中国现时学僧应取之态度》

19、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路有多宽,心就有多宽。如果无路可走,无处可去,被逼到墙角,不怨他人,只怪自己心窄。

20、真心不动故,称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则从本所现念念尘尘,尽成三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八十一

21、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的生命既危险又脆弱,甚至于一天之内都会有变化,没有永恒的存在,死亡到来的时间是不能定期的。

22、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贾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优婆塞戒经》卷三,净戒品

23、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来,低头,满地阳光,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明-憨山德清

24、佛教的“信”,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缺少其中之一部不是完整的信,能做到完全相信,是极为困难的。

25、佛心禅语】 依赖他人,就会把命运交给别人,而使自己失去做大事的主动权。抛 弃身边的每一根拐杖,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验。

26、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白性无相貌放,名无相性。无相有三种:假名相.法相.无相相。……离三种相,故名无相。(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27、醒觉的一念间,就如烛光照亮禅房的瞬间,所有的黑暗和污浊都被一扫而光,只剩下满目佛光摇曳,光明与温暖早已等待有缘人很久。

28、此五阴者,举体即是一念。一念者,举体全是五阴。历历见此一念之中无有主宰,即人空慧;见如幻化,即法空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六十九

29、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9经

30、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猜你喜欢

Guess You Like